
客戶痛點
- 文書作業繁重,耗時耗力
- 工作中斷頻繁,無法專心紀錄
- 複雜病歷處理時間長
- 高負荷文書導致常態性加班
- 護理人力短缺壓力加劇
重點效益
- 快速生成護理紀錄,節省大量時間
- 提升紀錄內容一致性與準確性
- 減輕文書與行政負擔,緩解加班壓力
- 讓護理人員回歸照護本質
- 建立臨床智慧化基礎,促進醫療轉型
在醫療人力資源日益緊縮、臨床負擔持續加重的挑戰下,南臺灣某醫學中心率先導入生成式人工智慧(Generative AI),為臨床照護流程注入創新動能,不僅有效改善護理紀錄撰寫流程,更為智慧醫療轉型揭開嶄新篇章。
在傳統工作模式下,護理師完成例行性巡房後,仍需投入大量時間撰寫觀察紀錄與輸入各項數值資料。但文書作業又經常受到電話、醫囑或突發狀況打斷,導致常態性加班。特別是面對病情較複雜的患者,完整紀錄往往需耗費近一小時,對背負巨大壓力的護理人員而言,不僅耗時也容易忙中出錯。
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導入,護理人員只需一鍵操作,即可快速生成完整且符合標準的護理紀錄,最快僅需3分鐘即可完成。還能根據不同班別(如白班、大小夜班)與患者病情,自動生成對應的紀錄內容,不僅提升紀錄品質與一致性,更讓護理人員能將更多心力投注在病人照護上。
Covid疫情過後,護理人力短缺的情況下,生成式AI的導入不僅大幅減少文書負擔與人工錯誤,也有效提升照護效率與紀錄品質,成為支撐醫護團隊的重要數位助力。
作為當前最具影響力的AI技術之一,生成式AI正快速重塑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。透過跨界合作與技術導入,本次案例成功展現生成式AI在臨床應用的實際效益,為全台醫療體系提供非常好的應用典範。
